名字:
出生日期:
职业:
经典保护案例:
莫高窟220窟临摹第285窟修复
数字敦煌先驱
主要成就
1943-1949年
建立中国首个敦煌石窟保护机构,制定临摹、修复、研究标准
1940-1950年代
首创科学临摹法,完成《鹿王本生图》《维摩诘经变》等经典作品临摹
开创化学加固技术修复壁画酥碱,挽救200余平方米濒危壁画
1950-1980年
推动敦煌艺术走向世界,促成中法、中日敦煌学术合作
常书鸿创建了一个对中国学术史和艺术史影响深远的研究所——敦煌 艺术研究所,有计划有目的对敦煌石窟开始保护和研究。首先通过临摹学习掌握古代绘画的技法,给壁 画留下副本,也便于去外地展出。常书鸿认为要向世人传达敦煌壁画的真实韵味,必须要客观地临摹。 1947年冬至1948年春,常书鸿带领同事对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进行全面编号,梳理出492个编号 洞窟,2415尊塑像,编选出十余个壁画专题,选绘壁画800余幅。


常书鸿是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、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 拓者和奠基者。数十年来,以常书鸿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扎根敦煌,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开辟出 一片天地,为保护和弘扬祖国的瑰宝、人类的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;常书鸿的一生,反映 了一位爱国画家对中国新艺术的探索之路:先是留学西方,学习油画,继而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国 传统艺术,开创新的艺术之路,后来将自己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, 为敦煌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彭金章
率先勘探清理莫高窟北区,增加洞窟编号,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作出重要贡献
张小刚
从事敦煌石窟图像研究与河西中小石窟调查,出版多部专著,发表诸多论文,推动敦煌石窟考古研究
张元林
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大量论文,出版多部著作,在佛教图像和敦煌艺术比较研究方面成果丰硕
郭青林
负责或参与多项研究项目,主持土遗址保护项目,在石窟寺与土遗址保护加固等方面成绩显著
赵林毅
在文物保护技术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突出成就,推动了敦煌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
俞天秀
带领团队在文物数字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,形成整套工作方法和流程,让敦煌文化通过数字技术传承
彭金章
率先勘探清理莫高窟北区,增加洞窟编号,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作出重要贡献
张小刚
从事敦煌石窟图像研究与河西中小石窟调查,出版多部专著,发表诸多论文,推动敦煌石窟考古研究
张元林
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大量论文,出版多部著作,在佛教图像和敦煌艺术比较研究方面成果丰硕
郭青林
负责或参与多项研究项目,主持土遗址保护项目,在石窟寺与土遗址保护加固等方面成绩显著
赵林毅
在文物保护技术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突出成就,推动了敦煌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